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对话之路”
06.06.2017 10:59

三十年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丝绸之路 - 对话之路”项目。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当时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发展世界十年计划,这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仅仅关注学术研究,也关注保存由我们祖先留下的伟大遗产。

“丝绸之路 - 对话之路”项目计划对中亚人民的历史进行全面的研究。该项目的主要目标 - “会合”东西方,而关于这两方伟大的鲁德耶德·基普林曾说过这么一句有哲理的话:“两者永不相会”。然而事实证明,“会合”的概念仍然可以通过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和文化联系而推进。

通过“丝绸之路 - 对话之路”项目一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一个为期十年、名为“丝绸之路 - 对话之路综合研究”的项目。该项目旨在对文明历史进行广泛全面的研究,复兴东西方之间密切的文化交流,改善欧亚大陆上各国多民族之间的关系。

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复兴丝绸之路的决议,使其作为外交、文化、科技、商业、旅游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渠道。交通网络和旅游是当前阶段丝绸之路发展的最重要部分。

丝绸之路是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之一。在人类历史上这条横跨欧亚大洲的道路第一次将东方和西方,地中海国家和远东地区,古罗马、古中亚和中国文明连接在了一起。这条巨轨的形成始于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当时中国外使兼旅行家张骞第一次向自己的同胞们展现了中亚列国,也由此将两条伟大的道路(一条自中亚至西方和地中海国家的,另一条自东方汉王朝至中亚的)连成一条。

由此形成了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它们将两个距离最遥远的文明中心连接起来,涵盖地域辽阔,从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路线起自罗马、希腊、埃及边界,经锡尔河、阿姆河、塔里木河流域,至中国境内的黄河、长江流域。从北到南的线路 - 从中亚到印度河、恒河流域,至印度洋沿岸。后来正是这些线路成为丝绸之路的主干道。

公元1世纪初,从太平洋到大西洋,辽阔的地理区域上不同文明和国家融为一条文化纽带。可以说,世界的第一次分化就此出现,因为在人类历史上,分布在自西方至东方绵延11400公里的距离上的不同国家第一次有了直接往来。

在这个时候出现伟大的丝绸之路并非偶然,成熟的条件造就了其必然性,而且在此之前,欧亚大陆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果也为其准备了必要条件

“丝绸之路”一词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费迪南·李希特霍芬在19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并开始在科学界使用的,该词专指远东和西方世界之间的交流。时间证明该说法非常恰当,故被广泛接受:从公元2世纪起丝绸就成为了中国商人运到其他遥远国度的主要商品。

中亚的地理位置促成了丝绸之路沿线活跃的大规模经贸交流,缔结外交协议,结成军事联盟,也促进了各民族重要的发展进程及土库曼、伊朗、希腊、阿拉伯、印度、中国等文化之间的交流。丝绸之路历史是东西方之间广泛的文化互动和交流的历史,证明不同文化的密切交流合作与多样互补才是世界和全人类进步的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丝绸之路 - 对话之路”项目涉及对中亚人民文明历史进行综合研究。但是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东西方之间更加密切的文化和经济交流,以及改善欧亚大陆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

今天我们所见证的丝绸之路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计划,汇集东方和西方,重启两大文明之间的千年对话......而现在工业时代的声音已经替代了马帮篷车的铃铛声......

 

http://infoshos.ru/cn/?idn=16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