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师:上合组织是复活丝绸之路的想法
11.02.2009 18:11

有着丰富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亚洲各国历史,经常在作品的创作中推动着俄罗斯的文学工作者。但是只有一部分书成为受人欢迎的读物。这些书的作者能够完全深入我们很少知道的领域,理解另一种思想,开启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和细节的。陈大师的三部曲一经推出,就立马成为了畅销书小说。这一成果表明,陈大师(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地地道道俄罗斯人德米特里 克斯廖夫的笔名)完完全全地成功了。

德米特里 克斯廖夫不仅仅是在莫斯科受的教育,他于莫斯科大学亚洲与非国家洲学院毕业,后来在南洋大学(新加坡)学习,然后他于亚洲东南亚各国,以国际问题记者的身份做过许多工作。克斯廖夫非常透彻的了解这一地区,并且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一地区的热爱,以及对当地各民族历史、风俗、民族文化的崇敬。事实上,读多了他的书,这一点就显得毫无疑问了。有时候觉得,似乎作者不是和我们同时代的人,而是一个生活在8世纪的人,活在古老的中国( ''唐家心爱的猴子'', ''阿布巴斯家心爱的鹞子'')。他的小说里有很多这样在21世纪无法表达得如此准确的细节。记者塔吉杨娜 卡洛特科娃与作家进行了交谈。

 - 德米特里,这里有个有意思的事情, 小说里的事情要么发生在8世纪的中国,要么发生在上世纪殖民时期1929年的马来亚(''阿妈莉娅。白色幻影''),它们都用很优美的俄语写成,可是这些作品里面任何情节、任何人物与俄罗斯都没有哪怕一点点的关系。为什么?是为了使作品与陈大师的笔名项符合吗?

- 我写的都是我接触到的东西,可能,这些东西与众不同。或者,有另外的原因:那些与我同样接触着这种生活的人不写小说。可能,我只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文学舞台上 , 嗯,就是说有一点点超前。10年15年以前大家很难想象会有这样的俄罗斯作家:写到第四本书了,可是书里关于俄罗斯的东西几乎没有。这样,也不足为怪,读者和评论家们觉得这样完全正常。没有谁问:这还是不是俄罗斯的文学作品?

- 您马上就聚齐了一大批的忠实读者,您的书很受欢迎。无可辩驳,明快的语言,和多彩的侦探情节……都起了不小的作用。大众喜欢侦探推理小说,可是把你的书归入这一类型,就像您为他们定位的那样,这不可能是志怪小说。这些书里面的情节无论发生在什么时代,都有着如此多对当地风情、风俗、服饰细节、建筑特点、最细枝末节的生活细节的描述。您对这些事物的通晓,无不令人叹服。在您看来,您的这些书,里面发生的事情不在我们身边,没有我们熟悉的事物,而且年代久远。它们所取得成绩是与什么密不可分的?

- 我想,这还因为,大家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兴趣,我只是正好赶上了这种思潮。总的说来,重要的一点是窥探小说。这种类型的书应该是轻松、内容丰富的,他们应该给人一种阅读的快感。也就是说,书中描述了各种有趣的事情。可是再没有什么内涵。我的所有书都在告诉大家,民族间的不同。我的书里首当其冲的,是你在了解民族间的不同,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乐趣。也许,是我把读者从对民族间不同的惶恐中解脱出来。面对其他民族时产生的惶恐,是因为对其不了解。如果你知道并明白是怎么回事,惶恐就不见了。代替它的是想身临其境、亲身尝试、亲自享受的渴望。

- 大概,某些人在惧怕中国的苏醒,实际上她已经走到了一个领导的地位上?据最近有消息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她甚至超过了德国。

- 幸运的是,她还没有超过所有国家,中国是一个受到很多国家侵略过的国度,而自己却没有侵略过任何地方。蒙古人侵略了中国后西藏合并入中国。满族人入侵了中国后满洲合并入中国。这是一个睿智的国度,而睿智总比不怀好意强。只需要从好的和坏的方面去了解她,那么就不会有任何恐惧感了。

- 您是一位专业的中国学者,对吗?
-  我家族的一个支系是来自塔什干。而这些国家就像我书里写到的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一样,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所有这一切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而我的读者们,试图接触到这个世界。 

- 这是不是偶然的,您书里的主要人物, 头两部小说的主角玛尼亚赫,以及第三部书的女主角阿玛丽亚 德 索萨,他们没有具体的民族,他们是不是 ''混血''的欧亚人种?

- 不全是这样。玛尼亚赫是萨玛尔罕人,在今天,他就是乌兹别克人或塔吉克人。我书里所有的欧亚血统主角,首先,外貌特征上是这个血统的,生活方式上也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因为没有这一点你就无法认知世界,也无法理解世界。玛尼亚赫是生活在那个时代之中的一个人,他代表着思想上的某种和谐:两个伟大的帝国,拜占庭帝国和中华帝国,而位于他们之间的—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那就是丝绸之路。印度,阿拉伯帝国都曾经是其中一部分。现今的中亚各城市在那个时代能够得以生存并繁荣起来,得益于其处在 ''世界中心''的位置,并且主要的通商渠道都经过那里。因此,玛尼亚赫是为那些对所有文化,对中国文化,对拜占庭文化,以及对自己的文化感兴趣的人们所设计的人物。

生于马来亚的阿玛丽亚 德 索萨,是葡萄牙和当地人的混血,她的的确确是这样对待自己所属那座优秀的城市乔治城的所有文化的,那里至少有四种文化,而且今天依然存在。

阿玛丽亚属于一个被英国人称为 ''欧亚人种''的混血儿。书中的两个主角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完全具体的人物。不久前我为收集第四本书的素材(这本书,最主要,是关于中国的,尽管事件将发生在英国殖民时期的马来亚),曾到过吉隆坡的中心广场。当时广场上刚好开始了游行,庆祝这座我在''阿玛莉亚与白色幻觉''里写道的城市 --乔治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列为历史文化城市。各个民族的孩子都参加了游行--马来人,中国人,印尼人。突然就在我面前的 ''马来亚''号公共车上下来了一车人都是葡萄牙人与马来亚当地人的混血。这对我的小说题材来说完全不用怎么想了,直接从生活中提取。

- 可是书里这些主角是如此不平凡。而且不止是对俄罗斯文学来说……

- 要是让他们眼中只看到一个中立的世界,他们会不舒服的。可是,今天可以说,就是这些人成了当今生活的主角。世界在变化,并且在这个世界里,就是那些自我感觉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人要活得快乐一些。看,就在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上台后——这一点更是毋庸置疑。他就是典型的阿玛莉亚 德 索萨式人种,一半欧洲血统,一半非洲血统。

 - 这是同化、一体化、最终走向全球化进程的结果吗?

 - 全球化,当然,不是克林顿想出来的。伟大的丝绸之路的历史--这就是全球化。伟大的帝国,伊朗的历史,我在''阿巴斯家心爱的鹞子''提到过也是文化一体化的历史。

我完全无法想象世界上只有一个单一不变的文明存在,只是自己人跟自己人 ''对骂'',较劲。人与人是要经常交往的。如果要说我的两部''撒马尔罕''式小说,则它们的时代背景是当整个西方都在赞赏中国人的时候,而西方这一个词当时对中国人来说曾经是指印度和今天的中亚。中国人当时竭尽所能借鉴过去那个西方的一切。可是正因为如此,中国文明在那时曾经很伟大。唐朝被公认是中国文化最伟大的飞跃。

同样在今天,中国人也正处于那个阶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能够从其他文化中学到的东西,但是中国人又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我想,现在这种现象同样在中亚民族身上发生着, 就是说,他们正经历着自身文明的一次腾飞。看看哈萨克斯坦,奇迹之国。我对这并不感到惊奇,因为1989年我曾经是 ''真理报''驻马尼拉的特派通讯员的时候,某个苏维埃共和国的一位总理到了马尼拉,他名叫努尔苏尔坦 纳扎尔巴耶夫。我当时很高兴的用车载他在街上兜圈,我当时就明白了,这个人是在很认真的学习,亚洲是怎样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绩。然后他开始自己做这件事情并且他做的,都完全成功了。并且他还会取得成功。

- 现在有一些看法,说上合组织这是丝绸之路的复苏。

- 对,这就是复兴这一地区昔日地位的一种思想。我写了很多关于上合组织的评论和通讯员文章。创立这一组织的人当中有我的朋友和同事。现在,他们是那些俄罗斯各部门中负责上合组织问题的人中的一部分。我就像是亲眼看着这件事情一点一点被做起来的一样。因此,可能我的书里常常有那种世界观,那种与上合组织的原则有同样道理的世界观。也就是说看待亚洲,特别是中亚,要以一种看一个包容所有文化、民族的这样一个地区的眼光来看。任何时候都没有谁能把这个地区变成只受他来控制的区域。因为对生活在那里的民族来说,这个道理是很自然的。他们的历史经验提醒人们:繁荣是在开放的世界这个前提下才会发生的。上合组织正是为了这一前提应运而生。

- 您目前的最后一本书是关于大不列颠帝国的。大英帝国这种形式也是全球化吗?

- 我在第三部小说里面写到的大不列颠帝国殖民主义, 这是一种更加复杂的影响。英国人想,他们是在把自己的文明带给亚洲人。可是结果完全是另一回事, 很多亚洲人的事物进入了英国人的生活。他们至今都在因为印度而感到欣喜。您只要在伦敦走走,您就会看到了。大不列颠帝国 -- 是,这也是全球化的一个阶段,是各民族各文化的一个交叉点。只是帝国已经远去,而全球化则留了下来。

- 西方对亚洲表现出来的傲慢, 难道它也已经不再有了吗?今天还可以从美国人那里听到,亚洲等待着他们来引领。

- 这种傲慢正在渐渐消失。美国试图借用大不列颠帝国式的意识形态,只是将它稍加改变,可是也失败了。总的看来,尽管口头上仍不承认,可是欧洲人和美国人都已经明白,亚洲已经回到各个文明的发源地这一最初的角色上来了。世界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平等、互相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我觉得很高兴,因为我的命好,我刚好就是为了这一时代而生的。现在我正在把我的经验传给我的读者们。

 

http://infoshos.ru/cn/?idn=3716